莉莉丝的冒险 莉莉丝的冒险汉化
近几年莉莉丝最大的动作落地了。8月7日,《远光84》国服双端同步公开测试上线,紧接着便掀起了业内新一轮对“是成是败”的探讨。
当然,这还不足以得出产品成败的结论。一是常用参考的App Store排行无法代表双端情况,在没有内部数据的情况下谈产品表现,仅能从玩家讨论热度去做有限推断;二是STG产品也不能只以首日数据判断好坏,至少要看1周、1个月的方法留存率。
而大家之因此仍乐此不疲地去聊,我认为相比“腾网之后还有没有国内厂商能在STG品类顶层立下来”,关注点或许更聚焦在“莉莉丝大投入(开发6年,花了10个亿,且未来规划至少投2亿做生态)、大跨度的转型寻觅结局怎样”。
虽然同样无法给出最终答案,但现在已经可以再谈谈“如何才算赢”了。
视角需要先“去极端化”
莉莉丝对《远光84》的重视和主推决心在很多地方都有呈现。
近一些,前几天刚结束的ChinaJoy上,莉莉丝展台甚至看差点任何其他元素,完全服务于《远光84》的宣发和试玩,而期间莉莉丝定给邀请举办的CJ酒会上,入场引导Coser以及现场Coser也均是选自《远光84》的人物形象。
远一点,《远光84》是少有“非莉莉丝传统开发玩法”的产品,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决定做《远光84》前,莉莉丝创始人王信文曾和STG圈子里最有发言权的资深人士其中一个有长期深度的探讨,开发期间,他也给了项目组极大的研发自在权。
不过,如果仅以“《远光84》有没有成为现象级”去判断莉莉丝的“输赢”就有些过度加码了,由于莉莉丝的战略和卡牌RPG底盘仍在给业绩强支撑。
具体来说,莉莉丝核心产品运营稳定给好,以上线了7年的《万国觉醒》为例,点点数据预估显示7月其在最大市场美国的收入环比增长了25%,还有更早期的《小冰冰传奇》,据报道现在经典服DAU对比去年低点也提高了40%。
对应的结局就是莉莉丝在2025年H1中国手机游戏发行商海外收入榜中稳定TOP10(来源SensorTower《2025年海外游戏市场洞察》报告)。
除了这些之后,莉莉丝手中也还有更多根植于这些擅长品类的新游正在跑,且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延续过往固定死的思路,积极融入着近两年爆火的新元素概念,找寻更大增长空间。
换句话来说,即便没有《远光84》,莉莉丝仍能保持给上的进步。
和许多企业不同,《远光84》对一直以“现金牛”著称的莉莉丝而言算不上赌博式冒险,不至于“没做到XXX的成绩”就元气大伤,相反它有足够耐心去做好《远光84》的运营迭代,甚至是有底气“算作进修成本”,为STG的巨大机会做长期布局。
这其实也是许多支持“莉莉丝赢”见解者的主要思索,闯入曾经企业没有涉猎过的品类赛道,无论获取的用户是多是少,都能给莉莉丝用户群体带来增量,稳赚不赔。
站稳脚跟才是“真正胜利”
换到对莉莉丝“赢”有所怀疑者的视角,他们更关注回报,即10亿花得值不值。由于用户量级还是未知数,话题也就集中在了“莉莉丝STG研发管线价格的大致”。
现在我在全国各地跑,和很多STG游戏团队的负责人进行过探讨,大家普遍表示进入STG赛道的门槛极高,但盘子机会巨大,更也许做出大DAU以及长青产品,“吃到一次饭”就能赚到爽。而研发管线,就可以领会为不限次的“上桌门票”。
不同产品积累下来的研发管线也有不同差异,传统双边竞技、搜打撤、BR方法三个主流STG品类的管线资产基本是从少到多(包括但不限于地图场景、多元载具、武器量级、动态天气体系等等),《远光84》就站在当下的高位,对应的,莉莉丝所拥有的STG游戏管线就有能力覆盖给双边竞技、搜打撤等其他方法,抓住更多未来的STG品类机会。
当然,这里需要加个条件即“《远光84》能在STG赛道立下来”。
它标准的并非“数据大爆”,而是确定能揽获并稳定下来一批认可《远光84》的用户,由于那样才能论证莉莉丝拉起的研发管线在STG品类中是有竞争力的。
从现有玩家反馈以及自己的上手尝试来看,我觉得达成立住目标难题不大。
一方面,《远光84》的需求是曾被验证过的。强动作性的STG游戏由于开发难度高,一直处在稀缺阶段,用户渴求更多选择,前两年海外版本《Farlight 84》上线后,DAU直冲百万级,还入选了“Google Play年度最佳多人对战游戏”,足见认可度。
国内市场环境同样存在空白,且STG用户的大盘体量基数远超海外,但尚无真正高质量的产品定给服务、深度满足其中的动作爱慕者,而《远光84》在推进国服落地的经过中,不但进一步迭代了资产质量,还增加了叭嘀等创造策略方法,开发出了玩家呼声极高的第一人称。
简单说说第一人称,它其实是国内STG玩家最熟悉的视角,会让《远光84》走进更多潜在用户视野,同时,近在眼前的画面抖动、换弹动作等精心打磨细节带来的更强沉浸感,也能进一步放大《远光84》动作性实时反馈的趣味。
更多关于《远光84》动作尝试的正给迭代提高,我在CBT2测试时进行过详细拆解,包括战略、手感以及流畅度等等,这里不再展开,总之就是“更爽了”。
另一方面,大环境还给《远光84》留了更多成长时刻。
作为“新人”的莉莉丝想摘细分路线果实难免走得慢一些,但如今的STG品类赛道正处在多元爆发的大时代,其他头部STG研发商正在集中争夺新主阵地如搜打撤,或是争夺老方法(如双边竞技)的新一批年轻用户,动作STG这个难啃的路线“已知选手”只有莉莉丝。
不排除有暂未爆料的在研产品,但时刻线上将会被《远光84》拉开差距。这意味着以方法的特殊性抢先圈定出国内动作STG爱慕者后,《远光84》项目组可以集中精力去处理大量的新反馈、新声音,并在快速迭代产品的同时对管线查漏补缺。
虽说先行者往往走得很难,但放在莉莉丝身上,却也意味着更大站稳脚跟的也许性,真正让投入积累成为“赢”的牌面。
未来不只是《远光84》
莉莉丝想要大DAU,这是《远光84》出现后外界经常谈到的见解,大DAU的前景天然是美妙的,但为何要去冒风险,而不是专注在此前的圈子里?
我推测,这也许和高层对时代阶段变化的预判有一定关联。不得不承认,随着新一代年轻用户逐步成为玩家群体的主力,部分曾火到全网都在玩的品类赛道也呈现了衰落迹象(典型案例是MMORPG),虽说尚未明显影响战略和卡牌,但居安思危更有利于企业长远进步。
就像我第一次见到王信文时有些不敢相信他身上的年轻感,看得出来,成立12年的莉莉丝也不打算做一家“老牌企业”,而是要更紧跟时代以及用户做产品。
另外,这也很符合莉莉丝企业的设计驱动底色。莉莉丝每代核心产品都会让外界赞叹“他们如何想到的”,背后缘故正是不给自己设边界,愿意尝试创造的、不一样的内容。
谁说超越预期就只能在已有基础之上?闯入其他赛道,还能给那个圈子的用户“超预期惊喜”,还能让大家愿意去说“这就是莉莉丝”,大概才是莉莉丝真正敢去追求“超越全球玩家预期”战略目标,进而成为“全球的莉莉丝”的底气所在。
在这个经过中,《远光84》是重要一步,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步。
以莉莉丝新鲜招聘需求来看,除了已知游戏,他们手里还有多款不同品类的新游正在积极推进研发,部分甚至让人想差点莉莉丝会涉足,不排除其中也许就藏着下一款接近《远光84》重量级的产品。毕竟,也没有几许赛道会比STG更难做了。
因此,大家可以发现《远光84》对莉莉丝的另壹个重要意义,它不需要轰动大爆,只要有效验证莉莉丝突破过往赛道的也许性,验证大资源投入的长线价格,就会反哺给莉莉丝更多信心,让他们能更勇气地去闯,去找到新的未来。
那才是莉莉丝真正的冒险,壹个走给20年、30年的新故事。
回到开篇难题,莉莉丝要得“几分”才算是赢了《远光84》这一仗,在我看来做到一件事即可,“玩过游戏之后,玩家记得住《远光84》,再到未来有STG机会,玩家想得到莉莉丝”。至少第一步,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为“完成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