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开发商 中国游戏开发公司排名
“好像突然间进入了UE5的时代。”
最近聊天时,有兄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很多从业者大概都会对此感同身受,虽然UE5早已不是新鲜名词(2024年已正式公开),但到2025年它的存在感变得更加突出了。
企鹅、米哈游、库洛、英雄游戏、乐元素、深蓝互动、Krafton……仅粗略统计2025年到现在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的相关动态,大家就能找出来不下13家企业的15款UE5产品,而且几乎均对应游戏厂商内部定位的“旗舰级”。
这背后其实是行业追逐和拥抱UE引擎的进步动向。有个更直观的数据,上个月Epic Games在上海举办了Unreal Fest Shanghai 2025大会,期间虚拟引擎总经理&VP Bill Clifford透露出,“中国已赶超美国,成为了全球UE引擎开发者数量最多的民族”。
通过这场大会以及此前和行业人士的探讨,我大概搞明白了何故会有该变化。
用UE已成“上桌吃饭”的大势所趋
从开篇的名单中不难看出,行业巨头、中小厂商和独立小团队几乎全线在转给UE引擎,它们选择的缘故各不相同,但又都可以拓展资料为“上桌吃饭”。
拥有大量资源、顶尖团队的头部厂商中,企鹅最具代表性。
前不久企鹅顶级副总裁马晓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2024年-2024年进行过特别深入的讨论,认为UE5表现强太多,提议团队都转用UE5”,为此,他们宁愿承担项目延期的高额成本,也要推动包含《沙丘:觉醒》在内的产品转换引擎。
这种选择不仅关注未来,也影响着企鹅现有头部产品。原本基于UE4引擎开发的《无畏契约》,在现在7月底的一次更新中综合更新到了UE5;《三角洲行动》制作人近期在采访中也透露未来会“把全部UE5的技术移植到PC端的多人方法上面”。
究其根本,企鹅追求的是在激烈品类竞争中技术表现的领先,以化解产品两大决定因素难题其中一个的“如何让玩家愿意来玩”(天美J3职业室总经理姚远在《逆战:未来》线下活动主题时提出)。代表着引擎领域顶尖视觉表现力的UE,在这方面是最佳选择。
而且,UE从未间断迭代更新技术。比如Unreal Fest Shanghai 2025大会上,官方谈到5.6版本的全方位性能优化,显著提高了Lumen的渲染效率和Chaos体系的模拟速度,还公布了5.7版本会在视觉和渲染层面带来新的根本性变革。
再看中型厂商,争夺最顶尖的视觉冲击力并非他们唯一需要化解的决定因素难题,UE还能在多个环节上助力实现对团队现有能力边界的突破,进而做出更高标准产品。
比如莉莉丝第一次寻觅STG品类的《远光84》基于UE4开发,引擎负责人沈楠在Unreal Fest Shanghai 2025大会上谈到团队遇到的第一大难点就是多端开发。跨端如今已成大势所趋,但技术门槛却挡住了许多厂商,据沈楠所言,UE的跨平台开发框架大大减弱了他们跨平台开发的复杂度,保证了兼容高级平台表现以及低端平台性能优化。
除了这些之后,莉莉丝过去的积累还缺少高质量3D资产,包括大地图、人物、动画以及技能等等,这些也被UE的各种内容生产工具化解了。
还有小型独立团队,在用UE引擎时也许比很多人想象的更积极大胆,比如开篇整理的UE5产品《山海在》背后团队就只有3人。
UE曾经采访过一些小团队,Serenity Forge的创始人表示选用UE5是由于能够支撑团队“通过情感层面的真正感和视觉层面的精确性,将那个全球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更好地表达出爱和恨的主题”,Team Clout的游戏总监则表示“它具备的各种强大视觉和技术功能对打造大家正在构建的那种粗粝而真正的恐怖尝试至关重要。”
可以发现,UE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样在技术层面,但并不是如企鹅那样作为卷质量的门面,他们更看重这种技术能够承载的沉浸感,进而放大游戏主题的魔力,争夺“表达”出圈。
小编认为啊,选择UE成了行业技术环节竞赛的必要条件,也成了内容追求更优表达的必然。随着如《黑神话:悟空》等极具代表性的UE产品不断涌现,以及前面大家谈到产品的接连落地,这种热潮预计还会持续爆发,吸引更多厂商加入其中。
UE也在进一步拥抱中国开发者
实际上中国UE开发者数量跃升至第一,并不只是由于行业进步动向越来越偏给UE了,前面几年UE开发者数量也一直在稳定地增加,爆发是累积的结局。
其基础一方面是UE在社区方面的持续投入,给到了大量进修资源来帮助开发者进修,另一方面则是领域内具有竞争力的商业分成玩法,在该环节UE做了诸多友好的政策——如2024年推出的“Epic First Run”规划提供前6个月100%分成对独立团队有巨大帮助,现在落地的“每年前一百万美元收入全额归开发者全部”新政也备受好评。
而从Unreal Fest Shanghai 2025大会上的动作来看,随着中国UE社区的逐渐壮大,官方对中国生态的重视和投入亦在提高。
比如大会期间设立了Dev Hub,召集全球Epic技术专家和国内开发者面对面探讨;再比如和中国的合作已经从游戏延展至汽车、影视、建筑等更多行业,构建跨行业生态体系;还有UEFN也公布了对中国开发者放开,更多早期小团队可以加入到《堡垒之夜》的分成池……
在虚拟引擎总经理&VP Bill Clifford口中,他们看到了中国开发者在UE上的惊艳创新力,希望从“支持者”转变为更深度的“同行者”。未来的举动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更完善、更本土化的进修资料和培训服务,自人才成长阶段就加入其中。
如果只有上述举动,难免会觉得UE做的似乎都是些基础项,需要很长时刻才能看到结局,中间不确定是否会发生啥子变数。其实,还有壹个大动作能展现出UE引擎真正在积极地建设中国开发生态——和高通成立“Unreal x Snapdragon 开发者联盟”。
简单来说,UE会和高通工程师携手推动实现游戏在骁龙平台上获取极点性能释放。
作为全球移动端安卓体系处理器顶尖性能的代表,高通骁龙一直在紧跟UE引擎的重大更新,这次联盟的目标就是让UE5在移动平台上得到真正的应用。
某大厂的高管在跟我探讨时曾提到,中国可以说是全球唯一有跨端开发需求的市场。但目前也不得不承认,受限于移动设备性能的上限,如UE5引擎这样的先进技术选择,暂时还很难得到杰出的适配展现。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三角洲行动》,PC有给UE5过渡的打算,移动端仍选择留在UE4。那些刚爆料不久,用UE5开发的跨端产品们,后续想必也要为此投入大量研究。
高通骁龙和UE引擎成立的新联盟,有望加快这一中国游戏开发者渴望突破环节的进步进程,届时移动端能真正和PC端互通,实现“设备无界”的畅想,让好的产品可以在快速进步的新市场生态中充分覆盖到每壹个场景的潜在用户。
而且,UE引擎产品迭代中也很重视移动端更新,Epic Games开发执行副总裁Marcus Wassmer 在Unreal Fest Shanghai 2025大会就提到“5.6版本带来了新的默认可伸缩性配置,将默认包体大致减少了50MB以上,并显著提高了运行时的稳定性和渲染兼容性”。
以上种种动作,不难判断出UE的服务会落到实处,实现和中国开发者更好的共赢。
小编归纳一下:
技术始终是驱动行业迈给新阶段的决定因素要素,UE引擎早期就已锁死的技术领先战略定位,决定了它的覆盖率一定会是持续走高。从大家的梳理来看,UE引擎并没有被动地等待“老天喂饭”,而是积极地调动自身资源能力,加速着串联链条的生态进步。把盘子做大,让全部人都能更好地“吃上饭”,也为自己的进步打开了更宽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