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突破500亿背后 市值突破1000亿
近日,网易旗下游戏《全球之外》因其“史诗级公关”行为登上热搜,官方发文“只有赚到足够的钱,大家才能扩大产能。”引来玩家在点评区“群嘲”,有玩家直言:“傲慢到极点。”伴随话题发酵,除《全球之外》的其他网易好玩的游戏也引发热议。《第五人格》老玩家纷纷公布“退游”,在TapTap上,“游戏气氛差”“优化不足”等决定因素词频频出现,还有不少玩家发帖表示,已从《第五人格》转战《超天然行动组》。
谁是《超天然行动组》?为何被《第五人格》玩家看中?在国内游戏日益同质化的当下,这款游戏又有哪些和众不同之处?要解开这些疑问,就不得不说国内“游戏+社交”领域的变化以及玩家口味的迁移。
好评度超《第五人格》,“搜打撤”的再创造
《超天然行动组》是由NIGHT STUDIOS职业室开发、巨人网络运营的恐怖冒险手机游戏,其正式上线时刻为2025年1月23日,核心方法是当下流行的“搜打撤”,而且是“PVE合作生存”玩法,即四名玩家组队进入神奇古迹探险寻找高价格道具(如圣杯、雪莲、龙珠),同时需要对抗AI控制的“鬼怪”并成功撤离。
但和市面上诸如《暗区突围》《三角洲行动》等热门的“搜打撤”游戏不同,《超天然行动组》将故事核心放在了秘境寻宝上,而且是目前唯一一款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恐怖合作游戏,游戏中,玩家不再是孤独的逃生者,而是需要分工明确的团队成员:有人负责用探测仪定位古墓中的 “冥器”(搜索),有人得操控 “零” 人物隐身牵制突然窜出的 “伪人”(战斗),还有人要破解机关为全队打开撤离通道(撤离)。此前,这一类型的游戏最为知名的莫过于Steam平台的《要命企业》。
然而,《超天然行动组》将这种设计搬到了手机上,让“搜打撤”的玩家群体再次扩大,而且玩家的恐怖感从 “单纯的恐惧” 变成了 “带着目标的紧张”——比如在 “鬼新娘墓室” 关卡中,玩家既要提防棺椁里突然弹出的怨灵,又得在限时内集齐三枚青铜镜才能启动升降梯,稍有配合失误就会团灭。这种 “任务驱动的恐怖”,比传统恐怖游戏的 “无目的逃亡” 更易让玩家产生沉浸感,也天然催生了 “必须组队” 的硬性社交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本身的美术风格开始很快吸引到了年轻用户群体,尤其是《第五人格》的玩家群体的注意,有玩家戏称“《超天然行动组》就是换成摸金方法的《第五人格》”虽然带有调侃,但也证明了其美术风格的特殊之处。
实际上,游戏本身的 “微恐怖”风格 容易让玩家联想到《第五人格》,但又和中式民俗恐怖做了嫁接。不论是破败古墓的雕花石门,还是带着古老花纹的古青铜器;又或者是“红衣新娘”“天下第一剑”等元素。这种 “中西混搭” 的视觉语言,既保留了恐怖题材需要的神奇气氛,又用本土化符号降低了玩家的认知门槛 —— 当玩家在游戏里对着 “鬼新娘” 的红盖头犹豫是否掀开时,那种既源于民俗传说的熟悉,又有哥特式妆容的陌生之间的矛盾感,恰恰成了绝顶烈的记忆点。
也因此,《超天然行动组》获取了不少玩家青睐。玩家评分方面,在TapTap近30日评价中,《超天然行动组》得到537个评价,评分6.6分,而《第五人格》近30日得到457个评价,评分5.8分。
巨人游戏,居然也做出创造了?
2025年已经过半,根据现在已经公开的《中国游戏产业月报》测算,1-5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为1411.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亮眼的17%。据点点数据的统计,2025年1月—6月上线新游国内iOS端流水TOP20的榜单排行中,大部分上榜新游的月流水都处于持续下滑中,只是速率大致和是否找到稳态的难题,巨人旗下的《超天然行动组》是仅有的低开高走的逆袭之作,月流水从第一个月的54万一路增长至6月的1700万,甚至帮助巨人的股价创6年来新高。
Wind数据显示,网络游戏指数自4月以来稳步上扬,涨幅超过30%。最佳全球、吉比特等一众企业股价大幅上涨。尤其是史玉柱执掌的巨人网络,更是凭借年初到现在超100%的涨幅,成为这轮行情中最耀眼的明星。除了这些之后,现在7月,游戏第一次进入iOS不收费榜TOP3,7月25日,游戏正式官宣 “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
东吴证券解析指出,《超天然行动组》用户规模持续创造高,看好其业绩弹性释放。该游戏作为巨人企业又一款大DAU产品,实现了年轻女性用户群体突破,是企业赛道和品类创造的一大验证,有望提高企业整体估值。
该游戏自6月3日以来,稳居iOS游戏不收费榜TOP11,其中6月30日以来稳居TOP6,顶尖至第2名,预计其DAU或已突破400万,同时产品已官宣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看好7-8月暑期产品持续获量,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同时关注后续金色皮肤等商业化活动主题表现,流水有望不断创造高,于2025年起贡献显著业绩增量。 同时关注大DAU长线产品提高整体估值。
除了这些之后,按照中信建投证券的新鲜测算,这款游戏的周度日活跃用户数(DAU)已经达到到竞品《第五人格》的63%,但日均运用时长,却是后者的2.5倍以上。这意味着,虽然在用户规模上仍有追赶空间,但《超天然行动组》凭借其创新、高强度的合作和对抗尝试,成功地从存量市场中,攫取了远超其用户体量的“玩家时刻”。
实际上,巨人网络创始人史玉柱现在曾经提到,最近回归后用了很多精力纠正团队,“重游戏性超过收入”。从官方近期答复投资者的答复中也能明显看出,企业将其视为战略级重点项目。如今,巨人的行为更像是从“数值驱动”给“方法驱动”战略回归。在当下对于玩家的审美疲劳,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开始回归到游戏“好玩”的本质策略上进行长线运营。
跳出舒适圈!巨人游戏吸引年轻玩家
过去多年来,网易旗下《第五人格》的运营是成功的,但“非对称竞技”品类如今也不再新鲜。有玩家在TapTap点评中直言:“玩了七年,每次新赛季都是新皮肤 + 新人物技能调整,地图还是那多少,躲猫猫的套路早就摸清了。”
《超天然行动组》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近两年恐怖题材游戏的同质化困局——它并非简单复刻《第五人格》的哥特式庄园追捕,也未照搬《要命企业》的太空惊悚,而是用一种近乎 “破圈” 的融合思考,将恐怖哥特风格和 “搜打撤”(搜索、战斗、撤离)方法拧成了最新的品类基因。这种创造不是元素的堆砌,而是对玩家核心需求的精准捕捉:当多数恐怖游戏还在靠Jump Scare(突然惊吓)刺激肾上腺素时,它已经用 “目标导给的协作” 重构了恐怖尝试的逻辑。
《超天然行动组》对《第五人格》的追赶,本质上是玩家用脚投票的结局——当多数厂商仍在“买量换流水”的红海中挣扎时,巨人网络选择回归游戏本质,用差异化方法和深度社交重构尝试维度。对于行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层面的突破,更是对“精品战略”的从头定义:真正的爆款,永远诞生于对玩家需求的深度洞察,而非对流量公式的机械复制。
行业解析师张书乐认为,《超天然行动组》跳出了以往国内网游要么精致画风、要么可人萌的套路,走暗黑风格,通过悬念和惊悚,达成一种类似恐怖的气氛,这种游戏在国内一直相对小众,往往出现在独立单机游戏中,虽然画风类似第五人格,但有了动作冒险的味道,则整体上又跃进了一层。巨人网络选择这个路线突破,也倾败了它一贯的游戏轨道,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且具有了剧情和较有冲击力的冒险画面和过场动画,都会带来更多的感官刺激。
在他看来,此类游戏,可以形成一种无限衍生剧情而成就超长连载剧集的情形,会让玩家有追剧感。而且,其画面质感并不是以精致取胜,则反而不用担心技术落伍,只要用心雕琢剧情,就可形成无尽的任务,让玩家黏在其中,有网游中玩单机,又有一些“双人成行”的多人合作通关游戏之感,或许可以在游戏品类中别开生面。